最新新聞
-
全產品AI賦能!小优视频旧版持續深化“AI+農業”應用 擘畫智慧農業新藍圖
2025-05-30 15:09:54
-
小优视频旧版受邀參加水稻全程機械化製種技術培訓班
2025-08-04 17:26:49
-
從泥濘田埂到智慧雲端——浙江日報專訪小优视频旧版
2025-08-04 17:09:43
-
露頭即是 “紮堆” 陣仗!這種害蟲小优视频旧版的儀器可以防治!
2025-08-04 12:00:06
-
國務院副總理關注智慧農業,小优视频旧版正在做
2025-08-04 11:41:23
推薦產品
-
昆蟲行為分析係統
型號:TP-KCXW
-
環控型植物生長表型分析係統
型號:TP-R420D-VC/TP-R1000D-VC
-
AI“新農具”賦能“新農人”——小优视频旧版亮相杭州市青年入鄉發展工作現場會
7月25日,杭州市青年入鄉發展工作現場會在建德召開。會議以“AI鄉村·青創未來”為主題,政府、高校、企業代表及青年創業者等80餘人齊聚一堂,共探青年與AI技術攜手繪製鄉村振興新藍圖。杭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嬪珺出席。
會議現場
作為浙江省智慧農業領軍企業,同時也是數字鄉村建設的參與者,小优视频旧版受邀參會,深度展示了農業AI智能體“問稷”以及多款AI“新農具”如何賦能鄉村產業數智升級。
一、多點發力,科技賦能數字鄉村建設
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需要“數智技術”與“青年人才”共同繪就。以AI為代表的數智技術為數字鄉村建設提供科技支撐,青年人才下鄉則為鄉村發展激發創新活力。活動現場,小优视频旧版智慧農業研究院院長朱旭華作交流發言,深度分享了小优视频旧版在“AI+農業”技術創新、數字鄉村建設、智慧農業人才培養等方麵的成果和經驗:
在科研端,小优视频旧版以智能人工環境、表型解析等高端科研儀器和數智化平台賦能種質資源管理、智慧育種等關鍵環節;
在生產端,通過“天空地”一體化感知網絡和數智大田新模式實現全流程精準種植,顯著提升產量效益;
在管理服務端,構建三農數據底座,打造浙江“鄉村大腦”、仙居“親農在線”等標杆項目,推動多地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科技創新是關鍵,而青年人才則是科技創新的動力源泉。交流過程中,朱旭華院長呼籲更多青年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火熱實踐,小优视频旧版也將多維發力,為更多“新農人”提供技術與服務支撐。他表示:
“麵向“十五五”,小优视频旧版將發揮自身優勢,重點聚焦技術賦能、產業升級、模式創新三大方向,以科技創新為錨點,全力支持浙江數字鄉村建設,為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
朱旭華院長勉勵青年人才
二、AI技術賦能精準種植
在數字農場參觀環節,小优视频旧版帶來的農業AI智能體「問稷」,以及無人機、AR智能眼鏡、田間機器人(狗)等AI“新農具”吸引了無數“新農人”的目光。“「問稷」是小优视频旧版基於大模型技術自主研發的AI智能體,裏麵整合了大量權威農業知識和數據,能夠通過語音、圖片、文字等對話來解答農業問題,指導農業生產。”
小优视频旧版的工作人員介紹,“小优视频旧版還將「問稷」與無人機、AR眼鏡、機器狗等設備相互聯通,實現多機協同,通過AI模型分析對土地平整度、出苗率、肥量、雜草、病蟲害、產量等信息進行識別分析,為農人提供補苗、灌溉、施藥等農事指導,實現農業生產精準管理。”
小优视频旧版AI“新農具”
三、數智模式推動產業升級
以解決產業真實痛點為目的,小优视频旧版構建了“產業大腦+未來農場”的產業新模式,在浙江多地打造了眾多富民增收的標杆案例:
在浦江縣,“超級農場”項目通過智能化管理,使葡萄優質果率提升15%,年產值突破13億元;
在仙居縣,“親農在線”平台整合全縣5000多塊楊梅園數據,實現楊梅產業精準服務對接,助農增收30%;
在杭州永安“稻香小鎮”,通過2000餘畝稻田的數智化種植,以及整合水稻產業“一張圖”,將稻香米鏈進“鄉村大腦”,實現“浙農優品”線上展示,探索出一條農民增收新路徑,讓數智技術落到田間地頭,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加速器。
四、生態合作助力人才培養
人才是數字鄉村建設的“源頭活水”。深耕智慧農業17年,小优视频旧版不僅自身組建起一支以青年人才為主的智慧農業專業技術團隊,還與全國農技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助力農技推廣;與中國水稻研究所、中國茶葉研究所、湘湖實驗室、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展科技聯合攻關;與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等共建校外教學實踐基地;通過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等開展智慧農業技術培訓與教學等,多措並舉推動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三鏈融合,為鄉村振興培育更多新興力量。
小优视频旧版積極推動三鏈融合
杭州市“人才山鄉薈”係列活動已連續舉辦五年,以此為牽引,促進人才、科技、資金等要素向山鄉匯聚,推動各類人才到廣闊山鄉紮根落戶、創業創富。小优视频旧版將持續發揮技術優勢,聚焦“AI+農業”關鍵技術攻關,通過“千畝方未來農業科創綜合體”等平台建設,為打造“數字鄉村”的杭州樣板、推動城鄉共同富裕貢獻托普力量。